面对网络侵权,我们还可以做这些……

更新时间:2023-08-15浏览次数:664

show_472424660_1692064178822.jpg

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即时通讯类应用(微信、QQ等)使用率达网民总数的97.2%,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类应用(抖音、快手、优酷、爱奇艺等)使用率达网民总数的96.5%。

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即时通讯类应用(微信、QQ等)使用率达网民总数的97.2%,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类应用(抖音、快手、优酷、爱奇艺等)使用率达网民总数的96.5%。(数据来源: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新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丰富的网络应用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

利用网络的匿名性,肆意恶语中伤、造谣诽谤等网络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在受到伤害时甚至都不知道施暴者姓甚名谁,除了独自忍受和对线谩骂外,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一、及时保全侵权事实

鉴于电子证据极易遭到更改甚至灭失,因此一旦发现网络侵权事件,需要**时间采取技术手段对网络数据进行保存,如通过公证处申请保全证据公证保存行为人侵权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侵权人发表在网站、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QQ等网络应用中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

同时可以选择报警。如经公安机关查证,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事实清晰、证据充分,将对行为人予以相应行政处罚。即使公安机关未查明违法事实,对侵权人作出行政处罚,报案时的受案回执,也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

无论公安机关处理结果如何,均不影响被侵权人采取民事诉讼方式维权。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要求赔偿损失。


二、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

被侵权人可以将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被侵权人的真实身份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侵权人,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当然,因错误通知造成他人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确定侵权人的真实身份

如果侵权主体是法人并且经过网络服务者认证的,可以通过相应账号公示的账号主体信息确定侵权人的真实身份。如果侵权主体是个人或者未经过认证公示账号主体信息的,被侵权人可以直接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涉嫌侵权的信息系网络用户发布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侵权人的请求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责令网络服务提供者向人民法院提供能够确定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信息。


四、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取得侵权人真实信息后,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依据上述规定,被侵权人可以选择被侵权人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法院起诉。

在起诉时,可以向法院申请被侵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可以认定为被侵权人因侵权所收到的损失,合理开支包括被侵权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同时,根据被侵权人的请求和具体案情,法院可以将律师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


五、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如果网络侵权的性质恶劣,后果严重,达到刑事犯罪的标准,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刑事自诉。

(1)刑事自诉案件的受案范围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网络侵权的行为多以侮辱、诽谤的形式存在,《*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明确侮辱、诽谤案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 

《刑事诉讼法》**百一十四条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3)刑事自诉案件的管辖 

我国对网络犯罪案件没有具体的管辖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和相关的司法解释,针对或者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有:

1.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络服务使用的服务器所在地;

2.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在地;

3.被侵害的网络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

4.犯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使用的网络信息系统所在地;

5.被害人被侵害时所在地和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公安机关可以管辖。

也就是说,诽谤罪刑事自诉可以在被告人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亦可以在被害人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


(4)刑事自诉案件的证据 

被侵权人提起刑事自诉须有能够证明侵权人具有犯罪事实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于发生在互联网上的诽谤行为,侵害人发布的诽谤信息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转发达到五百次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单纯只依靠点击量、转发量达到标准证据未免有些单薄。实务中除开确已满足“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这一系列证据外,还可以组织被侵权人报警记录、警察出警记录、被侵权人穷尽救济途径材料等证据,以扎实的证据说明侵权人行为性质的恶劣及被侵权人的无助。

法律是被侵权人*好的装备,我希望每一个被网络侵权伤害的受害者都能勇敢的站出来,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还互联网一片清朗。


全国热线:023-63067180
邮箱:jianshilaw@163.com
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