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发生于2020年的瑞幸咖啡22亿财务造假事件,堪称在美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大规模造假丑闻,对于同在美国上市的其他中概股来说,间接为它们带来了无妄之灾,由此引发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极大不信任,而其导致了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能力迅速下降,从而选择回归A股。随着中国大陆A股证券市场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进一步开放,加上北交所的开市与发展壮大,国内资本市场得以逐步完善,从而给予优质公司更好的估值和融资规模,相较于如纽约、香港和东京的境外主要资本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数量众多的使用VIE架构的红筹公司来说,如何合法、快速、低成本地拆除VIE架构,是登陆境内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将通过VIE架构拆除的目标和主要步骤解析,进一步展示VIE架构的内核,从而帮助企业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化。
VIE架构拆除的目标
1. 确认VIE架构的搭建过程合法合规,外管局返程投资外汇登记注销完毕或确认注销登记无障碍,即获得“官方认可”。
2. 业务、资产及人员融合完毕,消除同业竞争并且实现规范的关联交易,*终终止VIE协议。
3. 境外公司注销完毕或转让给没有关联关系的第三方,一方面为企业回归本土资本市场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外部负担”,轻装上阵,着力发展境内业务。
4. 上市主体股权清晰、稳定,不存在影响股权稳定的其他因素,如同股不同权、股权代持、股权架构不清晰等。
VIE架构拆除的主要步骤
1、调整股权架构
按照境外顶层离岸公司的股权架构,镜像调整境内运营实体的股权架构,使得全体股东和投资人的权益实现由境外到境内的平移,保障关联人的合法权益。
2、终止VIE协议
原境内WFOE与境内运营实体签署的一系列VIE协议,均需终止,其中可能涉及的有关违约责任条款,都通过终止协议的形式明确豁免相关各方的违约责任,将境外公司与境内运营实体的法律关系彻底断开。
3、办理外汇注销登记
为了完成境外投资,个人投资办理的37号文外汇登记、机构投资人办理的ODI登记,都相应进行注销或变更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拆除VIE架构的过程中,如果因镜像调整股权架构导致原境内运营实体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某些行业还需要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在拆除VIE架构之前,应先就相关政策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研究论证。
VIE架构拆除的方式和数量与国内资本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从*早的股权分置改革、产业办退出促使红筹企业(指注册地在境外、主要经营活动在境内的企业)回归,到2015年受到境内证券市场注册制、战略新兴板块的利好消息刺激、中概股被低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一批境内企业在境外退市回归A股。其中,不乏一些比较知名的中概股企业回到境内寻求资本运作,比如如家酒店、奇虎360、万达商业等。
根据*新的监管要求,红筹企业如果要寻求回归境内进行资本运作,不一定要拆除VIE架构。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3月22日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创新企业试点意见》),首次提出符合条件的红筹企业可以申请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证监会于当年6月6日发布了一系列试点红筹企业公开发行存托凭证的相关规则。
2019年3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红筹企业可以申请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
2020年4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创业板新规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其中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创新企业试点意见》规定的红筹企业也可以申请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在创业板上市。
2020年4月30日晚,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26号,以下简称《相关安排》),从公告内容看,《相关安排》在由中国证监会公布前已经取得国务院的批准,虽然《相关安排》的实质内容只有一页纸,但该文件对后续拟回归A股的红筹企业(特别是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